首页

圣水调教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5 11:50:00 作者:青鄂两地民建携手开启青海国家公园主题公益嘉年华 浏览量:80566

  中新网西宁5月23日电(潘雨洁)5月23日,由中国民主建国会青海省委员会、湖北省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青海国家公园主题公益嘉年华启幕。

  本次嘉年华以“绿动青海 向梦而行”为主题,开展公益捐赠和文创市集、自然电影播映、生态保护成果展和主题演讲等活动,向民众展示青海省国家公园建设进程中的各方环保力量,推动公益环保事业多元可持续发展。

图为第二届青海国家公园主题公益嘉年华启动仪式现场。民建青海省委供图

  青海作为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赵海平在启动仪式上介绍,近年来,青海全力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准备全面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全省109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为7类83处,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青海省委主委王舰称,青海省72万平方公里的斑斓土地,是全国人民的“生态乡愁”。“青、鄂两地携手,充分彰显‘天下民建一家亲’的凝聚力,为两地民建组织并肩同行、共护生态奠定良好基础。”王舰说。

  湖北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湖北省委专职副主委刘运梅表示,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是守护长江生态屏障的关键力量。“2023年,青鄂两省民建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携手举办首届公益节,今年将继续为公众带来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参与性的公益盛宴。”刘运梅说。

  仪式上聘任生态保护公益大使、发布《守护者》图书、开展主旨演讲、宣读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公约、举办民建青鄂企业委员会结对仪式。青鄂两地民建企业家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企业家会员为雪豹救护募集24.8万元(人民币)善款。

图为现场设置的公益文创市集。潘雨洁 摄

  现场还设有青海省国家公园建设成果展、艺术展、生态影像展、绿色产品与公益文创市集等互动板块。

  据悉,本届公益嘉年华分预热、主题两阶段,4月至5月中旬已开展雪豹保护线上筹款、自然教育研学、“爱鸟周”观鸟及“守望三江源”青少年生态绘画征集等预热活动,吸引万人参与。(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安外国语大学原校长王军哲被查,卸任后校长空缺已3年

据了解,平谷区正月十五秧歌花会展演活动已有30余年的历史,是全市知名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欢迎。北京平谷与天津蓟州、河北三河、兴隆地缘相接、文脉相通、人缘相亲、风俗相近,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平谷区持续深化拓展和津、冀两地在生态、产业、文旅、交通和公共服务等多领域交流合作,不仅在文化领域实现了深度协同发展和资源共享,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家外汇局:10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4.26万亿元人民币

重阳节前夕,北京正式发布《关于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推动“老老人”服务保障政策落地见效,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老老人”的良好氛围。

三亚开通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

不过,自发现以来,不同学者使用包括碳十四和铀系等方法对地层堆积物进行测年,认为柳江人的生活时代至少可追溯到6.7万年前,还可能早至13.9万-11.1万年,甚至更久远至15万年前。然而,由于柳江人化石出土层位信息模糊,这些地层年代能否真正代表柳江人的实际年代尚且存疑。

江西上饶举行农村民宿、古建筑、森林消防专题应急演练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诊所”邀请法学、环保专业等领域的专家,采取“坐堂问诊”“上门巡诊”“综合会诊”等方式,为水污染综合治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湿地修复等生态环保类工程、项目以及相关企业等开展“法治体检”。(完)

航拍长江正源:落日熔金引人醉

伊朗德黑兰战略研究所(RISS)高级研究员贾法尔·哈格帕纳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哈马斯领导层的外交观念差异很大,迈沙阿勒倾向于接近土耳其和卡塔尔,一向反对深化同伊朗的合作;辛瓦尔的盟友哈亚等军事领导人则倾向于加强和伊朗的关系。在他们决出下一任最高领导人之前,哈马斯或难得到各方的实际支持。

相关资讯
本田中国发布纯电品牌“烨”,到2027年累计推出6款新车

其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需求,建立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体系。一方面,政府、高校和行业协同推进高校学科交叉研究的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共同建设高效的管理和激励制度。近年来,“揭榜挂帅”“赛马”等有组织科研制度聚焦涉及多学科领域的重大关键、国家战略迫切需求问题,需要多学科团队以不同路径同步攻关,极大地体现了高校以学科交叉研究为载体服务社会发展的职能特征。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提出问题并合作参与,高校积极回应并组织科研立项,也已成为推进学科交叉研究的有效形式。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等涉及学科交叉研究的项目都是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另一方面,高校学科交叉研究注重研究成果增进社会福祉、推动人民美好生活。许多高校的学科交叉研究锚定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如灾害防治、气候变化等民生问题,将其作为攻关主题。“城乡发展与规划”“能源与气候经济”等一些直接以现实问题命名的学科交叉研究项目,也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以北京理工大学龙腾院士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吴孔明院士研发的“探虫雷达”及其应用为例,这项研究响应了2020年中央对于“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的具体要求,在云南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气象等多学科知识,为防控虫害、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极大助力。

热门资讯